全球经贸格局深度重构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渠道变革。如何破解内外贸壁垒,提高区域经济新动能,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8月28日下午,一场以“聚焦全链协同,赋能产业提升”为主题的2025纺织服装渠道变革圆桌对话会在浙江嘉兴洪合镇举行,为洪合毛衫产业跃升国际时尚枢纽擘画了清晰的多元路径。
会议汇聚了行业协会领导、区域经济专家、头部电商平台代表以及本地产业领袖,旨在结合临空经济发展新机遇,通过深度协同,打通内外贸一体化通道,赋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国际化的新一轮跃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会长徐建华、副会长王水元,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洪合毛衫商会会长姚明良与全国各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代表、洪合镇政府相关部门及毛衫市场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临空经济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马剑以《临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为题,为洪合毛衫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马剑详细阐述了临空经济作为一种以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集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经济形态,对于区域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他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指出,嘉兴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发展临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洪合毛衫产业应借助机场的建设,通过“空铁联动”整合全球供应链,实现成品“全球速达”,并汇聚全球创新要素,举办国际性会展,吸引顶尖设计人才,最终将市场集群的优势转化为链接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全链协同
打通产业流通内外贸一体化通道

会上,王水元以《破解壁垒,构建纺织服装产业流通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为题做了主题分享,他深刻剖析了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机制、能力、渠道三大核心壁垒。王水元指出,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突破增长瓶颈、顺应消费变革的内在诉求。他强调,流通领域必须从传统的集散中心,向标准合规与认证集成中心、数据洞察与智慧应用中心、供应链集成与跨境服务中心、品牌孵化与全球营销中心转型,通过推动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渠道融合,推动内贸外贸、批发零售全业态融合循环,构建“市场+平台+集群”的网状协作生态,营造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
数字赋能
探索出海路径

如果说政策引导与区域赋能为产业铺就了快车道,那么数字化平台则是企业出海的翅膀。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区大客户拓展及运营高级经理赵博琨通过《解锁中国工厂七步出海》的分享,为洪合企业提供了详尽的实战指南。他从产品开发、财务规划、团队搭建、柔性供应链、物流备货、运营实操、品牌打造七个步骤,系统拆解了传统工厂转型跨境电商的全过程。赵博琨强调,出海不仅仅是“卖货”,更是“创牌”,中国工厂应利用自身供应链优势,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义产品,并善用亚马逊提供的品牌旗舰店、A+页面等工具,逐步建立品牌认知与忠诚度,实现从产品溢价到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
多维探索
共绘国际时尚枢纽蓝图

专题对话环节,洪合毛衫商会会长姚明良、毛衫派平台运营总负责顾宁录、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以及敦煌网渠道事业部浙江区域负责人颜常州四位嘉宾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姚明良认为,临空经济加持下,产业的未来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要营造适合年轻人成长的氛围,提高年轻人进入行业的动力。顾宁录坦言,走出去非常有必要,海外的文化、市场需求多样化,但细分市场的信息和原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未来毛衫派将继续畅通海内外资源对接。马剑表示,航空运输的货一定是高附加值产品,洪合要进一步加快产品设计研发以及智造能力,提高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颜常州建议,出海企业要研究海外万亿级网红流量市场,借助这些资源,加速海外品牌布局。
聚焦全链协同,赋能产业提升,这不仅是洪合的课题,更是中国纺织服装市场集群转型升级的共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新起点的洪合毛衫,必将借助临空经济发展机遇,乘着协同创新的东风,成功跃升为全球瞩目的国际时尚枢纽。